把非遗老手艺“活”在当下(微商)

[复制链接]
查看218 | 回复0 | 2024-5-14 11:07: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短视频的表现形式多样、视觉冲击力突出,在短短十几秒内,就能把非遗老手艺最美、最真实、最吸引人的一面诠释下来。古老的非遗文化在新技术、新载体的推动下传播开来,让越来越多的人感受到传统手工艺的魅力。

在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富裕的明天,许多年轻人都有能力选择、培养自己的爱好,开始追求心灵的慰藉与自身价值的实现。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管理研究院/社会大学人类学民俗学系主任萧放觉得,传统老技艺须要安静的场景与心境,以慢工、细活的形式进行创作,不但制成的作品工艺精湛,在手工制做工艺品的过程中还可获得难得的精神放松与价值实现,因此诸多“90后”“00后”自然会为老技艺所吸引。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强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见》中提出,适应媒体深度融合趋势,丰富传播手段,拓展传播渠道,鼓励新闻媒体筹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专栏等,支持强化相关题材纪录片创作,办好有关优秀节目,鼓励各种新媒体平台做好相关传播工作。

2、传播——让传统手艺“活”在当下

【数据】据统计,在快手短视频平台,每3秒钟就有一条非遗视频形成,有超1500万个非遗内容创作者在快手上生产非遗相关内容的视频,他们一起创造了超2245亿的视频播放量,获得超67亿点赞,创收超15亿元;平均每位视频起码被6263个人看过,被187个人赞过。《抖音非遗数据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6月10日,抖音平台上国家级非遗项目相关视频数目超1.4亿,1557个国家级非遗项目中,抖音涵盖率达97.94%;濒危非遗相关视频在抖音获赞超1亿次。

非遗手艺是人类宝贵的历史财富,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与历史记忆。非遗与短视频的结合,使其再度成功步入大众视野中,获得了更多的爆光度与关注度,为非遗“活”在当下、实现长足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2020年10月23日,抖音面向全省手艺人、手艺店家的“看见技艺”计划即将开启,这项计划通过流量扶植、费用让利、官方培训等多项措施,发挥视频直播、电商作用,助力传统手工艺被更多人听到。2020年,包括10位非遗传承人在内的85位手艺人通过电商实现年收入过百万元。今年非遗传承人带货成交总值较今年下降15倍,新媒体为诸多老字号打开了新销路。

吴罗织造手艺非遗传承人朱立群把织布机迁往抖音平台,吸引了近10万年轻人围观。在年轻人喜欢的平台上,朱立群变身“朱伯伯”,科普服装制式、推广织罗技艺,仅半年时间就吸引了近10万粉丝,收获130多万点赞。其中,人气最高的一条短视频获赞14万。网友纷纷为“朱伯伯”精湛的传统手艺所迷倒。

通过电商平台的推广,朱立群在年轻人集聚的地方,开辟出属于手艺人的一席之地。“2015年以前的丝织品订单中,出口占到八成,现在这个比列倒过来了,主要都靠国外。”朱立群说,过去基本不抱希望的散客订单,竟也逐渐成了鞋厂销量的重要部份。

销量仅仅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朱立群见到了属于传统技艺的“未来”。墙内开花墙内也香,他希望通过电商让更多人看见、买到好的丝织品,让越来越多的国人,尤其是年轻人喜欢上这项弘扬数千年的传统手艺。

在非遗弘扬过程中,这样的故事还有好多。苏绣传承人、“90后”女孩杨雪为了学习湘绣手艺,跨越千里,扎根温州镇湖。经过六年勤于学习,她成为湘绣青年弘扬人中的巨擘。从荆楚大地到江南水乡,从线下工作室到线上平台,杨雪编织着她和湘绣的未来。

2018年,杨雪在抖音免费教了一整年湘绣,创下一节课超百万点赞、近千万人观看的纪录。为了不让屏幕中的绣品色调失真,她的教学视频从不开美肤,镜头也时常对着手部拍特写,一场直播出来,观众甚至见不到她几面。用她的话说,“苏绣比我的脸重要”。

即使不露脸,网友们的参与度也出乎杨雪的想像。她当初办过一场8小时的直播,有粉丝从头跟到尾。更多人表示想订购她的印花,催促她上架新产品。有网友留言说:“这样的手艺人值得花钱保护!”她惊喜于粉丝对湘绣的热情,表示未来也将在商品橱窗,双击>点赞,点赞>双击,粉丝>粉丝上架更多创意产品,让更多人感受湘绣的魅力。

3、传承——非遗须要更多年轻人“接棒”



【思考】许多非遗传统技艺脱离了如今的百姓生活,成为专门传习的手艺,一些冷门且地处偏僻的非遗文化逐渐被大众遗忘,绚烂的非遗文化与现代生活渐行渐远,非遗项目的弘扬愈显艰辛。从业人员年纪结构老化、后继无人,非遗产品产业化程度低、价格高、竞争力不强。非遗产品销量不畅,极大地影响了非遗手艺的弘扬。互联网大潮中,非遗怎么弘扬创新,不仅是非遗传承人面临的崭新课题,也是迫切需要回答的时代之问。

作为四川南昌第四批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吉安薄酥饼制做工艺传承人肖承勇对非遗弘扬饱含担忧。薄酥饼好吃,接班人却寥寥无几。“做薄酥饼这么多年,最大的问题,就是没人来学,特别是没有年轻人乐意学。”肖承勇说,做薄酥饼整天跟油、面等“打交道”,工作环境不够“体面”。

时代进步,许多传统手艺的手工制做环节被机器取代,但不变的是肖承勇头上弘扬这项手艺的赤诚之心。肖承勇从17岁开始当学徒,至今已勤于研究这项手艺26年。现在,他在吉安吉州区绿色食品产业园建有一万多平方米的薄酥饼生产车间,身边带的一批师父,也基本早已出师。肖承勇希望尽自己所能擦亮这张小吃名片,让传统手艺永远地弘扬下去,也让这份美丽“乡愁”愈发浓厚,回味悠长。

新的媒介技术与自媒体传播方法,为深藏民间或则偏远乡村的老手艺打开了天地,传说中的“天工巧手”居然存在世间。手艺人不需要环节论证,也不需要“传承人”头衔,鲜活地走到世人面前,分享她们开物成器的巧艺智慧与幸福快乐,同时也让自己的技艺获得欣赏的粉丝与消费群体,可谓一举多得。

萧放强调,抖音、快手等作为广为大众熟悉的自媒体平台,具有直观快捷的传播特性,在展示、传播传统技艺方面有特殊优势。它通过自媒体的形式直接移动了手艺人与欣赏者、消费者,将传统技艺直接推到年轻人面前,让传统手艺以其特有的艺术魅力,打动一批批年轻人的心。这些年轻人的加入,将老传统弄成了新潮流,对非遗技艺重返日常生活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在历史悠久、人口众多、需求多样的中国社会,我们不缺文化欣赏者、文化消费者与忠实的文化弘扬者,缺的是将她们联系上去的桥梁。”萧放说,非遗传播与非遗弘扬两者有着密切的关系,特别是在明天,以传播促弘扬尤为重要。对于老手艺,年轻人只有了解、理解以后,才会有兴趣、有热情去享受它、传承它。消费与欣赏会促使一种以传统为潮流的国潮。国潮之下,老技艺也就获得生存空间,而且也让传承人获得文化自信,由此为非遗弘扬带来动力与活力。

(本报记者 董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